18家“瞪羚企业”激发延庆创新活力

发布日期:2019.11.15

原标题:18家“瞪羚企业”激发我区创新活力

近日,记者从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了解到,随着延庆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各项措施的细化落实,中关村延庆园的企业活力得到了不断激发。今年,中关村延庆园“瞪羚企业”数量达到了18家,昭示着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正借着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东风,大跨步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瞪羚企业”是对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在中关村示范区注册的企业上一年度实现的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在1000万元至5亿元之间,同时,总收入或利润的同比增长率符合一定标准就能够入选成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在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的联合厂房内,多条现代化全自动组装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行,高效的AMADA激光切割机及数控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国内领先的焓差实验室和精准的检测设备为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据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风产品已经远销海内外20余个国家,涉及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家庭住宅等多类应用领域。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户中关村延庆园,致力于空气热回收领域的研究。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各项专利技术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被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着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加之中关村延庆园的大力扶持,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纳税额逐年攀升,成功入选为“瞪羚企业”。

“我们落户中关村延庆园后,延庆在政策扶持和双创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协调解决日常问题和场地使用问题,为公司的良好运营提供助力。”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守礼说,“中关村延庆园还组织招聘会协助我们招聘工作人员,并落实企业服务包,给予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进京指标,助力企业长期发展。”

同样在中关村延庆园内,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悉心地照顾着一笼笼形态各异的小昆虫。这家公司是北方最大的捕食性天敌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天敌的自主研发、工厂化繁育和农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工作,即俗称的“以虫治虫”。其生产的巴氏新小绥螨、异色瓢虫、烟盲蝽等远销上海、海南、新疆等20多个省市。该公司还为世园会百蔬园项目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持,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关村延庆园在税收、政策扶持、资金和产业对接方面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支持。”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主管乔梁说。她表示,今后公司将积极抓住延庆园提供的人才引进、税收、产业对接、企业融资、新技术推广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机会,借助中小企业发展平台,提高公司的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推进延庆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延庆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重点培育现代园艺、冰雪体育、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及无人机四大产业,同时引进科技服务、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着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2019年,中关村延庆园又有2家新企业入选“瞪羚企业”,同比增长12.5%。目前,园区内共有“瞪羚企业”18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大行业。

“‘瞪羚企业’作为一批成长性极好的发展企业,其跨越式的增速对园区乃至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带动作用,代表我区创新活力的持续加强和科技转化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关村延庆园服务中心副主任韩峥说。

“瞪羚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充分的支持。为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打造适合“瞪羚”奔跑的“草原”,中关村延庆园正全力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今年,中关村延庆园把对入驻企业创新创业支持资金从原来的3000万元上调到了6000万元,并出台相应的支持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引进科研创新组织和“高精尖”产业龙头企业,同时依托企业管家式服务制度,加快构建人才、金融、教育等服务体系,在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方面获得了可喜的进步。

2019年,中关村延庆园共送出50个企业服务包,征集到企业需求29项,目前已解决24项。此外,中关村延庆园还借助启迪之星等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高新企业研发提供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全区高新企业总数达到244家,双高企业达到89家,为推动延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下一步,中关村延庆园还将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潜力企业的跟踪、对接,从政策对接、服务、培训方面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激发更多“瞪羚企业”涌现,为助力延庆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董明昊、通讯员闫婷杰)